《金鎖記》根據張愛玲的同名小說改編,劇情描述曹七巧一生在面對曹家、姜家、到最後與一雙兒女的相處,始於七巧想像的幻境,終於七巧腦中的幻景,以曹七巧為中心,寫環繞著她一生的人物來去,寫她一生所渴求卻從未真正得到的美好生活,寫她帶刺人生的得到與失去。
劇本裡以幻境的方式演出曹七巧的夢,在夢裡她得到了夢想中平凡、簡單、幸福的生活,夢裡小劉日常的生活舉動,如:結束工作返家、送妻子小禮物,對真實的七巧來說,都像夢一般飄緲不可及,以夢境的手法對比七巧的現實生活,和原著以第三人稱敘事加上人物對話方式的寫作有著很大的不同,原著中讀者必須仰賴文字敘述、人物對話、和七巧的待人處事猜測她的心理狀態,但在改編後的劇本中直接了當的呈現了七巧的內心世界,省去了想像的模糊空間,更多的是透過對比手法,讓觀眾了解七巧所生活的環境、所面對的世界、所怨懟的一切,藉由看似平凡的幻境,突顯七巧處境的難堪,連最平凡簡單的生活都必須借助夢境才能短暫求得,劇本最後,七巧在面對自己所做的一切,一生中來來去去的人們對她的恨,最終還是到了夢裡,但這一次和劇本開頭的夢境卻不同,劇本開頭的夢對七巧而言是最佳的逃避,是美好的、愉快的,但在劇終時,連小劉都不願意將這種幸福的幻想延續,以一句「再無瓜葛」徹底粉碎了七巧所希冀的一切。
劇本裡的時間過渡長達二三十年,文字卻總是輕輕的帶過,彷彿十年的時間在一眨眼間就過去,對於時間的輕描淡寫,就像劇中人物的心理寫照,也是現實世界生活的寫照,在生活沒有面臨巨大改變時,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的生活著,從不專注於生活的細微變化,直到有天開始回顧時,才發現雲鬢染上了雪絲、過去的時間再也回不來。七巧守著姜家二少爺,求的是解脫的那一日,但等到那一日真正到來後,七巧卻沒有因此變得更快樂。身體是自由了,不再需要服侍姜家二少爺,但心卻還是被那個帶刺的曹七巧禁錮著永不得解脫,小說裡形容的七巧「平扁而尖利的喉嚨四面割著人像剃刀片」,傷害了身邊所有人,只為了替一無所有的自己掙些什麼,最後卻什麼也都沒得到。
在演出方式上,讓姜家二少爺從頭到尾只以背影出現在舞台上,讓觀眾自行想像二少爺的樣貌,從七巧的嫌惡言語,讓觀眾帶著朦朧的想像自行塑造這個影響了七巧一生、對她的人生而言極其重要、卻又極欲抹去的身影。還有幾個打麻將的場景,將麻將會用到的術語、聲音融入唱詞中,用唱的來表現麻將洗牌時所發出的撞擊的聲響。人物的內心獨白也用唱的來表現,小說中只能以第三人稱方式敘寫的人物內心,在劇本裡則能讓人物以第一人稱「自己」唱出心裡的想法。唱的速度和曲調上,劇本中提到芝壽的唱調既長且慢,和芝壽在故事尾聲中疾病纏身、苟延殘喘的生命歷程相符合。
劇本頭尾以夢境相呼應,前後不同的夢境象徵著結局與想像的落差,曹七巧對兄嫂的親情、對三少爺渴望的愛情、對兒女的骨肉之情,最後都失去了,這一把名為七巧的利刃傷害了身邊一且原本完好的事物,最終也深深地劃傷了自己。
留言列表